
這天天氣晴朗,寺院裏沒多少人,師父從外面進來,阿不記挂著想問的問題,就上前祈請法義:師父,業的第四個特質是什麽呢?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又是如何講法的呢?
師父道:正如我聞佛陀師父南無羌佛的法音所知,業的第四個特質是業作已不失,就是說已經造作的善惡業,是不會壞失的,因爲因果不昧,即使經過百千劫的長久時間,仍然如影隨形,絲毫不爽,在因緣成熟的時候,果報必然現前,衆生必須償還這個業力。
這就像在田裏播種,如果沒有遇到焦芽敗種或腐爛蟲吃等破緣的情形,則種子一定生長而可獲得果實,當然如果出現這些破緣沒有成長得到果實累累,這也是它的因果;業果的原則也是這樣,自己所造作的善業或惡業不論大小,因緣成熟必定會感受自業的果報。但是衆生可以通過依佛教誡如法修行轉換因果,如同善業築壁起到擋土牆的作用,讓善業先成熟,等證到如菩薩等聖者的地位,再來償還惡業因果,那時會輕輕就還了。
從前佛住世的時候,波斯匿王向釋迦族求婚,釋迦族便將壹個婢女嫁過去,婚後生了一位太子,就是後來的琉璃王。琉璃王幼年時在釋迦族遭到了侮辱,罵他是卑賤的人,琉璃王大怒,當下就發了一個惡願說:「我將來做王,一定要滅掉釋迦族。」琉璃王長大後就出兵討伐釋迦族,佛陀三次坐在一棵沒有樹蔭的樹下,用暗示的方法,使琉璃王自動撤兵。當琉璃王第四次出兵時,佛陀知道釋迦族人的業報已經成熟,只能爲釋迦族人不知忏悔而感到惋惜。琉璃王的軍隊攻入城後,到處亂殺人,神通廣大的目犍連尊者,就運用神通力將釋迦族五百人,攝入自己的缽中,送到天宮去避難。等到戰爭停止後,拿回來一看,結果缽內的人竟然全部化成血水,爲什麽呢?因爲神通抵不過業力,佛陀有無量的神通、智慧,卻眼看自己的親族被殺而沒有辦法,這就是所作業不亡的道理,自己造業自己受,別人是不能代受的。
釋迦族過去世造的是什麽業呢?目犍連尊者請示佛陀,佛陀說:「過去許久以前,有一個大村莊,村內有一個大魚池,在一個節日,村中的人將水池內的魚都捉來吃,其中有一條大魚,也被捉而殺去吃,當時有個小孩,他從來不吃魚肉,爲了好玩,他用棍子敲了大魚頭三下。當時那只大魚就是現在攻城的琉璃王,所有的小魚就是現在他的軍隊,村莊的人就是現在被殺的釋迦族,那個沒吃魚肉的小孩就是我,我因爲沒吃魚肉,所以沒被殺,但是因爲敲了魚頭三下,所以在釋迦族被滅的期間,頭痛了三天。」
阿不,妳聽明白了嗎?業已作不會消失。只要自己造過惡業,不徹底真心忏悔而從此不再造新的惡業,無論經過了多少萬劫的時間,當這個惡因成熟時,是一定會受報的。妳看琉璃王攻打釋迦族,連佛陀攔三次都攔不了,在第四次的時候,釋迦族的惡因還是成熟了。就算有神通,也同樣逃不脫果報。妳想一下,佛陀當初敲了三下魚頭都受報了,何妨我們無始以來殺過無數的生命。所以,我們要真心忏悔自己過往傷生害命的罪行,決定以後從此不再殺生傷命,從此不再造惡業,只行善業利益大衆,諸惡莫作,衆善奉行,只有這樣,才是真正的悔改。
但是,我們只行善斷惡還是不夠的,我們今生有緣聽聞了南無羌佛親說的佛法,明白了因果的道理,就要依教奉行,照著去做,今生要了生脫死。如果我們這世不了生脫死,那麽我們還會在輪回中流轉,而下一世我們就遇不到南無羌佛住世,甚至連佛法都學不成了,那就慘了。所以,我們要想徹底的脫離這種因果業報的束縛,就必須要真誠地學習南無羌佛的說法,明信因果,如法修行學法,只有這樣才能了生脫死,脫離因果束縛,在佛土長享幸福快樂,任運自如。
阿不恭敬合十:南無阿彌陀佛!
若要完整理解法義,請認真恭學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親說的法音及《學佛》《什麽叫修行》《藉心經說真谛》《極聖解脫大手印》《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經藏總集》等法著!
筆者:心印

